雙北夏日高溫連破紀錄,今年五月就​達38度高溫

2020年7月24日,台北氣象站測得39.7度,歷史紀錄新高,然而,在大安森林公園內的氣象站,卻測得同時間溫度為37.1度,足足少了2.6度,事實證明,大型生態公園能夠為城市降溫。

全球暖化造成的極端氣候,讓人越來越感受到發展永續城市的重要性。聯合國提出的2030永續發展目標(SDGs),其中「都市中的綠色休憩空間、環境」成為城市永續發展的重要指標。

在2020年9月台北市能源政策白皮書發布會上,台北市長柯文哲承諾,未來會持續打造永續、綠能及循環經濟的都市。

居住環境大不同

如果要買房子,你會選擇綠地旁的高樓大廈,還是小巷裡的公寓?

綠地取得不易,成買房加分項目

談到理想的居住條件,生活機能、交通建設、鄰居素質、環境寧靜、安全性這些都是考量因素,但你有想過在公園旁邊買房嗎? 寸土寸金的台北,公園宅對一般受薪階級來說,可能比想像中更遠。 

信義房屋不動產企劃研究室專案經理曾敬德表示,若家中有孩子、長輩的購屋者,會比較在意綠地作為休憩用的需求。綠地是買​房的一大賣點,真正影響房價的地方在於「景觀」,房價可能會差一到兩成,本來一坪100萬的房子,到了綠地第一排,有了景觀後,就變成120萬。

建商和房仲時常以「公園宅」為推銷重點,但實際上公園綠地能為房價加多少分?利用內政部 2018 年第 4季至 2019 年第 3 季的實價登錄資料,比較建商文宣中的萬坪公園鄰近 200 公尺以內的住家與 200 至 400 公尺間的的住家房價中位數,除了排除一樓外,也將建築類型與車位考慮在內。


實際資料顯示,鄰近公園的房子對購屋族來說真的有加分,以住宅大樓(11 層以上且有電梯)來說,鄰近公園 200 公尺以內的住家較 200 至 400 公尺的住家,平均每坪價格價格高了 13%,公寓(5 層以下且沒有電梯)則高出 13%。

鄰近綠地的優點反映在房價上。(製圖/曾子軒)

從收入分佈看誰買了綠地

(製圖/曾子軒)

利用台北市水綠地圖中的綠地圖資,以及財政部所提供以家戶為單位的台北市綜合所得稅的所得總額,結合兩份資料,再以村里為單位,計算台北市各里的綠地比例與所得中位數,藉此查看兩者關係,上方的分布圖即繪製了所得與綠地的分佈情形。

擁有高所得和綠地可近性高有關嗎?另外使用迴歸分析測量兩者關係,得到的結果係數為正,代表兩者呈現正向關係,且信心水準達到顯著。考慮到所得和綠地分佈都可能有空間自相關情形,因此另外計算空間分析(Spatial Analysis)上用來檢測空間自相關(Spatial Autocorrelation)的 Moran's I Coeffcient,算出的係數為正,且信心水準達到顯著,發現綠地分布有空間相依性,代表綠地分布是有群聚現象存在。

考慮到空間相依性,改利用「空間滯後模型」(Spatial Lag Model,SLM),同樣衡量所得高低對綠地可近性的影響,最後結果同樣達到顯著,且「直接」與「非直接」影響的係數同樣為正。也就是說,確實有綠地分布不均的問題。

研究都市綠色基盤與氣候變遷調適,並以台北盆地區為研究領域,銘傳大學都市規劃與防災系教授石婉瑜說,觀察到台北市在綠化(greenery)和熱強度(heat intensity)上有空間不平等的狀態。她解釋,在都市規劃中,某些地區有較佳的綠地配置,自然會帶動房價,並吸引能夠負擔的民眾,進而產生不平等的現象。尤其現在氣候變遷下,缺乏綠地的區域在熱浪來襲後沒有植物調節,也會面臨缺乏公共空間,無法建構社區凝聚力的問題。

石婉瑜說,觀察空間不平等現象時,要將時空脈絡納入,才會比較清楚。「現在的確看到老舊城區,萬華、大同,很早就在發展,都市規劃比較受限,蓋的密集,高溫顯著、綠地也比較少,如果看他們的收入、地價,收入相對較低。像現在疫情爆發,也是這些高密度地區,中老年族群、弱勢團體,脆弱度高,這個現象去年一些國家都有看到。」

從綠覆率看六都綠地

林業試驗所(以下簡稱林試所)今年公布最新六都綠地覆蓋率(綠覆率)的調查數據,森林經營組謝漢欽研究員表示,此次調查使用「福衛五號衛星」偵測六都綠地,透過偵測建築物連續的區域、坡度與海拔高度,定義出「人口密集的都會區」,測量六都中「有綠色植被覆蓋的區域面積」佔整個城市的比例,精確度達到91%。雙北城市因高度開發,綠覆率小,而北台南因有很多濕地、防風林等,綠覆率較高。

18.5%

台北市

15.24%

新北市

25.52%

桃園市

20.97%

台中市

31.74%

台南市

18.65%

高雄市

六都人均綠地面積

將綠地面積除以總人口數,即可得到「人均綠地面積」。高雄市綠覆率低,但因人數不如雙北,人均綠地排第二,而雙北城市人口密度高、真正「有綠地覆蓋的公園」少,因此人均綠地面積仍是最低。

( 資料/林試所提供,製圖/何嘉燕)

林試所運用衛星影像觀察六都綠覆率。(圖片/林試所提供)

謝漢欽表示,觀察都會人口密集區綠覆率,可讓各縣市政府了解哪些區域需加強環境治理,或是在都更的時候保留多一點公園預定地。都市的綠化程度是永續發展的重要目標之一,把都市綠覆率提升,不僅可讓都市居民了解生態環境,更可以提高居民的環境居住品質。

高樓越蓋越多,人們只能屈身屋簷下。其實親近綠地,對人會有一定的療癒效果。台安醫院心身醫學科暨精神科的黃國洋醫師指出,高度工商業化的社會,人們壓力大,雖然「看電視、追劇」也可以紓壓,但都是娛樂性質,而非療癒。從預防醫學的角度看,在工作課業之後若能到綠地走一走,可以促進身心健康,舒展壓力。 

黃國洋也提到,許多自閉症、過動症的孩子父母,帶著孩子到公園、綠地與大自然互動後,對昆蟲、植物等開始有反應,病情明顯好轉。荒野保護協會生態組前組長城士淳也指出,台灣森林療癒在這兩三年漸漸興起,「人與自然要互惠,自然需要人類維護,人也需要自然進行療癒。」

帶孩子到公園活動,有益身心健康。(攝影/何嘉燕)

在城市中構築森林

除了政府單位 ,民間也不遺餘力。大安森林公園之友基金會由台大五位教授發起,執行長楊平世表示,2014正式成立後,就持續與市政府認養公園區域,進行施工改善。健檢6600棵樹,對土壤、空氣、水進行基本調查,也將原生植物帶入公園、復育溼地。

城市公園提供民眾休憩。 (圖片/大安森林公園之友提供)

經過多年努力,綠地、螢火蟲濕地復育成功,周邊蛙類、蟋蟀、蜻蜓都來了,除了加強城市生物多樣性,大安森林公園之友也用環境教育、活動的方式,讓市民到公園活動,「捷運能到的地方,竟然看得到螢火蟲,」楊平世表示,大安森林公園經營的成功,讓新加坡、香港管理局都來請教。

楊平世強調,「公園不是只有生態,也要跟附近居民相連結,」規劃公園,除了環境保護,更可以累積地方情感。

城市溫度日漸升高、綠地價貴。各國政府所視都市綠地經營為永續指標,台灣需跟上國際步伐,不論政府或民間,一起營造城市與生態共榮的新樣貌,在追求經濟成長的同時,也兼顧各地人與自然的和諧互動,不論收入多寡,都應該能夠享有綠地。當越來越多的高樓聳立在城市間,也許我們需要的,是政府對自然綠地的重視,是更多的新鮮空氣,是休閒時刻,所能擁有的綠草如茵。